第109章 韩颜夕&陈九品(1/5)
午后的阳光被厚重的丝绒窗帘筛过一遍,变得稀薄而沉默,勉强铺在韩颜夕卧室的地板上。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像一场无声的、停滞的雪。
明天这里将是喧闹的核心,梳妆,更衣,被祝福和笑语填满。此刻却只有一片大战前的宁寂,一种被抽空了声音的饱满。
几个敞开的纸箱堆在墙角,露出旧书本和玩偶的边角,是她刚从储藏室拖出来的。总得在一切崭新开始之前,把过去的碎屑收拾干净。
韩颜夕席地而坐,羊毛裙摆散开,露出一截纤细的脚踝。她拿起一本硬壳封面的日记本,翻了两页,指尖划过那些娟秀又略显稚气的字迹,嘴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清的弧度。
那时天总是很蓝,忧虑无非是考试和隔壁班男生投来的目光。
纸箱底部,触手不是预想中日记本的硬壳,而是一个略大的、扁平的硬纸盒,颜色灰扑扑的,与周围印着卡通图案的笔记本格格不入。她微微一怔,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一个盒子。
指腹擦过表面,沾了一层细软的灰。
打开盒盖的瞬间,一股旧纸张特有的、带着点霉味的干涩气息涌出。里面没有日记,也没有照片,只有一叠贺卡。最上面一张,印着俗气的彩虹小马图案,边角已经有些磨损。
她捏起它,心里某个角落轻轻“咯噔”了一下。
彩虹小马。很多很多年前,似乎有谁嗤笑过她幼稚,却在她下一个生日时,别扭地塞给她一张同样图案的贺卡。
指尖有些发凉。她翻到卡的背面。没有署名。
只有一行用黑色墨水写就的“生日快乐”,字迹是刻意扭曲过的笨拙,像小孩子用不惯用的左手描画,每一笔都透着力气,却又在尾梢流露出一点熟悉的、试图藏起来的骨架。
邮戳模糊,勉强能辨认出年份。是她十六岁那年的夏天。
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放下这张,近乎急切地拿起下一张。
素净的星空图案,同样的匿名,同样的“生日快乐”,字迹依旧是变形的,但扭曲的程度似乎轻了些,透出一点原本的锋利棱角。邮戳显示是次年。
第三张,第四张……她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一张张往下翻。图案逐年变化,从夸张的卡通到略显沉稳的风景照,再到近些年简约到近乎冷漠的纯色卡纸。
那字迹也像一棵逐渐舒展的树,一年年褪去伪装的笨拙,慢慢显露出它内核的挺拔锐利,最后定格成一种她几乎不敢深想的、冷硬而熟悉的风格。
只有祝福语雷打不动,永远是那三个字,吝啬得不肯多添一笔。没有落款,没有回邮地址。邮戳来自天南地北,毫无规律可言。
明天这里将是喧闹的核心,梳妆,更衣,被祝福和笑语填满。此刻却只有一片大战前的宁寂,一种被抽空了声音的饱满。
几个敞开的纸箱堆在墙角,露出旧书本和玩偶的边角,是她刚从储藏室拖出来的。总得在一切崭新开始之前,把过去的碎屑收拾干净。
韩颜夕席地而坐,羊毛裙摆散开,露出一截纤细的脚踝。她拿起一本硬壳封面的日记本,翻了两页,指尖划过那些娟秀又略显稚气的字迹,嘴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清的弧度。
那时天总是很蓝,忧虑无非是考试和隔壁班男生投来的目光。
纸箱底部,触手不是预想中日记本的硬壳,而是一个略大的、扁平的硬纸盒,颜色灰扑扑的,与周围印着卡通图案的笔记本格格不入。她微微一怔,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一个盒子。
指腹擦过表面,沾了一层细软的灰。
打开盒盖的瞬间,一股旧纸张特有的、带着点霉味的干涩气息涌出。里面没有日记,也没有照片,只有一叠贺卡。最上面一张,印着俗气的彩虹小马图案,边角已经有些磨损。
她捏起它,心里某个角落轻轻“咯噔”了一下。
彩虹小马。很多很多年前,似乎有谁嗤笑过她幼稚,却在她下一个生日时,别扭地塞给她一张同样图案的贺卡。
指尖有些发凉。她翻到卡的背面。没有署名。
只有一行用黑色墨水写就的“生日快乐”,字迹是刻意扭曲过的笨拙,像小孩子用不惯用的左手描画,每一笔都透着力气,却又在尾梢流露出一点熟悉的、试图藏起来的骨架。
邮戳模糊,勉强能辨认出年份。是她十六岁那年的夏天。
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放下这张,近乎急切地拿起下一张。
素净的星空图案,同样的匿名,同样的“生日快乐”,字迹依旧是变形的,但扭曲的程度似乎轻了些,透出一点原本的锋利棱角。邮戳显示是次年。
第三张,第四张……她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一张张往下翻。图案逐年变化,从夸张的卡通到略显沉稳的风景照,再到近些年简约到近乎冷漠的纯色卡纸。
那字迹也像一棵逐渐舒展的树,一年年褪去伪装的笨拙,慢慢显露出它内核的挺拔锐利,最后定格成一种她几乎不敢深想的、冷硬而熟悉的风格。
只有祝福语雷打不动,永远是那三个字,吝啬得不肯多添一笔。没有落款,没有回邮地址。邮戳来自天南地北,毫无规律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