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出发(1/4)
他们登上的是一艘7吨重的铁皮渔船,船身看着有些破旧,漆皮剥落,甲板上还留着海水浸泡的痕迹。
船上有6个水手,船老大是个皮肤黝黑的当地人,脸上刻着海风与岁月的痕迹。
刚上船,船老大就沉着脸走了过来,操着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现在不能出船,有热带风暴要来,这几天海上风浪极大。我们这船小,出去就是找死,浪头能直接把船掀翻。”
阿宁皱了皱眉,直接开出条件:“租船的价格,我给你翻两倍。而且一旦遇上大风,船往哪走,全听你的,我们绝不干涉。”
船老大眼神动了动——两倍的价格,足够一个渔民忙活一整年了。
他身后的水手们也按捺不住,纷纷凑过来劝:“老大,这价钱值了!咱们小心点,应该没事!”
阿宁看他态度松动,再加了把火:“再加50%。现在就走,你要是不愿意,我们马上找别的船,总会有人愿意的。”
话说到这份上,船老大咬了咬牙,狠狠啐了口唾沫:“行!拼这一回!”
水手们立刻忙活起来,搬运着物资上船,鱼腥味混着汗水的味道在甲板上弥漫。
船老大独自一人走到船头,摆起一个简单的法坛,点燃香烛,对着妈祖像念念有词,祈求这次出航能平安顺利。
汪楚染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天边渐渐暗沉的云层,眉头紧锁。
她想劝阿宁再等等,热带风暴可不是闹着玩的,但看到阿宁那一脸坚决的模样,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位阿宁姐,显然不打算改变主意。
她扫了眼船上的人:除了他们几个,还有4个随行人员,一个负责文物鉴定的老者,两个管仪器和电脑的工程师,以及一个背着医药箱的医生。
当天下午,渔船准时启航。
这段行程安排得格外紧凑,船老大说若是天气顺遂,12个小时就能抵达目标海域,这已是这艘老渔船能飙出的最快速度。
汪楚染是头一回出海,尽管船身颠簸,心里却藏着点新奇的兴奋。
她倚在甲板栏杆上,望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蓝得晃眼的海面被船尾剖开,翻涌出雪白的浪花,那片无垠的辽阔,是她在陆地上从未见过的景象。
渔船借着风势前行,只是天色始终算不上好,云层低低地压着,像块浸了水的灰布。
船上有6个水手,船老大是个皮肤黝黑的当地人,脸上刻着海风与岁月的痕迹。
刚上船,船老大就沉着脸走了过来,操着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现在不能出船,有热带风暴要来,这几天海上风浪极大。我们这船小,出去就是找死,浪头能直接把船掀翻。”
阿宁皱了皱眉,直接开出条件:“租船的价格,我给你翻两倍。而且一旦遇上大风,船往哪走,全听你的,我们绝不干涉。”
船老大眼神动了动——两倍的价格,足够一个渔民忙活一整年了。
他身后的水手们也按捺不住,纷纷凑过来劝:“老大,这价钱值了!咱们小心点,应该没事!”
阿宁看他态度松动,再加了把火:“再加50%。现在就走,你要是不愿意,我们马上找别的船,总会有人愿意的。”
话说到这份上,船老大咬了咬牙,狠狠啐了口唾沫:“行!拼这一回!”
水手们立刻忙活起来,搬运着物资上船,鱼腥味混着汗水的味道在甲板上弥漫。
船老大独自一人走到船头,摆起一个简单的法坛,点燃香烛,对着妈祖像念念有词,祈求这次出航能平安顺利。
汪楚染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天边渐渐暗沉的云层,眉头紧锁。
她想劝阿宁再等等,热带风暴可不是闹着玩的,但看到阿宁那一脸坚决的模样,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位阿宁姐,显然不打算改变主意。
她扫了眼船上的人:除了他们几个,还有4个随行人员,一个负责文物鉴定的老者,两个管仪器和电脑的工程师,以及一个背着医药箱的医生。
当天下午,渔船准时启航。
这段行程安排得格外紧凑,船老大说若是天气顺遂,12个小时就能抵达目标海域,这已是这艘老渔船能飙出的最快速度。
汪楚染是头一回出海,尽管船身颠簸,心里却藏着点新奇的兴奋。
她倚在甲板栏杆上,望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蓝得晃眼的海面被船尾剖开,翻涌出雪白的浪花,那片无垠的辽阔,是她在陆地上从未见过的景象。
渔船借着风势前行,只是天色始终算不上好,云层低低地压着,像块浸了水的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