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130纳米制程工艺在国际上面属于主流,2001年才是大规模普及。

    到了现在,已经开始华芯国际在制程工艺上面落后,但不算是太多。

    毕竟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在生产成本上面比较高,对于很多芯片来讲,是不会选择用130纳米制程工艺进行生产的。

    150纳米制程工艺完全是能行。

    华芯国际现在还真的不缺代工订单,国内外的都有。

    国内的军用芯片,也是在华芯国际进行生产的。

    当然了,军用芯片的生产并不是用国外采购的光刻机,而是用的渝州微电的光刻机。

    国外采购的光刻机是受到监控的,在购买的时候,就做出了保证,只能够用于民用芯片的生产,不能够生产军用芯片。

    当然了,军用和民用,谁又是分得清楚呢?

    稍稍变上一个名头就好。

    当民用芯片已经采用5纳米制程工艺的时候,军用芯片依旧在采用65纳米制程工艺。

    军用芯片在芯片制程工艺上面要求并不是那么的高。

    反而是喜欢用成熟的工艺。

    渝州微电在面板光刻机和封装光刻机上面已经能够和国外主流厂商掰腕子,甚至靠着价格优势逐渐的在市场上面占据到了优势。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渝州微电在这两种光刻机上面实现了量产。

    即使一些元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

    现在这些进口的元器件,并没有受到什么限制,采购得很顺利。

    但陈元庆可不觉得,在面板光刻机和封装光刻机上的元器件进口顺利,在芯片光刻机上面也能同样如此。